九三学社界别:
感谢对我州乡村人力资源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收到你们提出的《关于强化乡土人力资源保障促进乡村繁荣发展的建议》(以下简称《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相关科局学习研究,深感《提案》站位高、实施路径实、为民情怀浓,对进一步推动乡村人力资源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我局多次与州委组织部、州委社会工作部、州农业农村局、州教育局等部门沟通研究,并扎实推进工作落实。现就提出的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黔南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州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及高质量充分就业系列部署要求,聚焦乡土人才培育及乡村人力资源发展促进工作,不断健全政策体系、工作体系、组织体系,完善资金、平台、服务、智力等要素支持,千方百计做足产业支撑、培训赋能、创业带动、就业服务等文章,推动乡村形成发展扩大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服务保障就业的良好局面。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坚持发展扩大就业,不断夯实乡土人力资源发展基础。
一是聚焦“农业”蓄能,夯实发展硬实力。黔南州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坚持从自主培养和重点招引上双向发力,在人才培养上,以州内职业院校为主体,聚焦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人才队伍需求,指导州内两所职业院校专门开设了现代农业技术、作物生产技术和园艺技术等多个特色专业,探索与企业合作培养机制,并取得积极成效。在近三年的职业技能大赛中,共获得州级以上奖项105人次。目前累计与45家企业签定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践基地18个,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5个,与企业合作修订课程标准38门,开发课程资源5门。在农业产业重点人才引进方面,截至2024年底,全州共引进培养了生猪、牛羊、蔬菜、粮油、中药材、水果、茶叶等重点产业人才205人。二是聚焦“农村”释能,提升平台带动力。聚焦农业六大特色产业,统筹2024年东西部协作资金170余万元,组织举办生猪、畜牧、蔬菜、水果、中药材、“品牌强农”、乡村技能等8类培训,培训州内龙头或“链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涉农平台公司负责人,部分州级及以上示范合作社负责人,种养殖大户等乡土人才450余名,帮助提升乡村产业人才服务乡村发展的能力水平。甄选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县(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及到乡大学毕业生、回乡能人、返乡农民工、入乡企业家、村“两委”等农村实用人才230余人到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进行“头雁”培育,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农机服务及农业经济管理等多个涉农领域。三是聚焦“农民”赋能,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围绕工业大县、农业强县、旅游名县、特色产业县等发展需求,聚焦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劳动力及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深入实施“百千万”示范培训、今冬明春职业技能培训,有效帮助群众提技赋能,截至今年5月,全州累计开展示范培训8100余人次。结合县域特色,在都匀、贵定等地开展茶艺师、评茶员、互联网营销师培训,助力100余名返乡群众入职茶企、200余人投身电商,实现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
(二)坚持创业带动就业,不断优化乡土人才创业扶持体系。
一是强化创业工作保障。将支持返乡创业作为黔南州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六项行动”之一,成立由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将返乡入乡创业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通过“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强力保障返乡创业工作有序推进。制定出台《黔南州进一步做好促就业稳就业工作若干措施》《黔南州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工作实施方案》《黔南州促进高校毕业生留黔南高质量就业创业工作方案》等政策性文件,从优化创业环境、强化资金扶持、加强组织保障等方面,细化具体目标和推进措施,推动返乡入乡创业支撑体系更加健全。二是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业创业扬帆计划,支持鼓励创业项目参加“中国创翼”等创业创新活动,帮助提供创业孵化支持、项目指导、风险评估等服务,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场租补贴等政策落实,全力促进就业创业。截至目前,全州共培育打造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点)25个、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5个。2024年以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6亿元,扶持创业1259人;发放自主创业补贴1205.5万元,扶持创业2410人;发放场所租赁补贴1424.52万元,扶持创业1297人。“都匀毛尖技工”“独山共桐富裕”项目入围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并分获二等奖。三是加强农头企业培育。坚持龙头企业内培外引双向发力,深入实施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行动,2024年以来,建立了县级干部和高级职称专家包保服务和调研指导龙头企业工作机制及开展“千员带万社”行动,加强全州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与监管。全州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8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46个。同时加强组织美之选食品申报获得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联农带农奖补50万元,国丰水苔、长顺顺丰源、诚丰农牧等15家龙头企业申报获得贵州省农业企业上规入统奖补共150万元。
(三)坚持服务促进就业,不断提升企业人才融合发展合力。一是积极搭建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1+12+N”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成黔南州就业超市,推进“一县一零工市场”“一镇一零工驿站”建设,打造“天眼就业”智慧就业综合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均等化服务。广泛开展以就业招聘为主导的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把每月28日作为黔南州“公共招聘日”,定期在黔南州就业超市和各县(市)零工市场同步举办“公共招聘日”“春风送岗”“保企用工”等系列招聘活动,为用工主体和求职者搭建沟通“桥梁”,实现招聘服务与求职就业供需双赢。2024年以来,全州累计开展“春风送岗”“劳务协作”“保州内用工”“金秋招聘月”“高校毕业生”等各类型线上线下招聘791场次,发布岗位77.97余万个,助力州内规上企业用工率达到98%以上。二是党建引领助力企业发展。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作为非公企业的“第一议题”“第一遵循”“第一要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车间,引导企业员工不断增强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加强对新兴领域党员教育培训,2024年,州县分层分类开展16期专题培训,对803名党组织书记、2808名党务工作者、党建指导员和党员开展培训。抓固本培元,着力提升两企三新“两个覆盖”,认真落实“强双基”“1+7”系列文件,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黔南州两企三新党建强基工作方案》,通过建立党组织、群团组织和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方式,加强党对非公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鼓励企业负责人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开展消费帮扶、产业帮扶、捐资助学、结对帮扶、就业帮扶、志愿服务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创新技能人才培育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技能强企”的系列部署,立足本地产业特色,构建“政策引导、企业自主、产教融合”的培训体系,通过强化制度创新、资源整合和精准施策,全面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与职业素养,为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就业提供坚实保障。制定印发《黔南州试点推进企业自主培训自主评价技能人才的实施意见》,鼓励“磷化工和新材料”等重点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自主培训自主评价。针对不同企业类型实施分类补贴,鼓励各类企业组织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新型学徒培训、短平快培训等,2024年以来,黔南州累计开展企业培训0.24万人次。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乡土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乡村繁荣发展重要目标,积极谋划举措推进工作落实,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对照州委、州政府工作要求和就业新形势新任务,在抓好人力资源保障促进乡村繁荣发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乡村就业机会少、待遇低,乡土人才流失与引留困难,且留守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职业培训积极性不高,政府培训期待和满足市场需求有差距。二是返乡激励不足,政策扶持吸引力不强,地方创业配套弱,构建产业生态难,乡情牌“引凤易”但“留凤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乡土人才培养,精准衔接产业需求。持续加强全州急需紧缺乡村农业人才培育,加大对州内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评估和建设,聚焦全州农业产业发展,指导州内6所中职学校开设作物生产技术、休闲农业生产与经营、畜禽生产技术、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等6个专业,顺利完成2025年965人招生计划。指导3所高职院校与4所省内中职学校合作开展“3+2”中高职贯通培养,开设园艺技术、茶叶生产与加工、中草药栽培等4个专业,顺利完成2025年140人招生计划,服务县域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二)加强乡土人才引育,高效助力产业发展。持续深化“东部+西部”协作育才模式,将农业“1+6”主导产业人才培训纳入2025年东西部协作人才项目计划,实施8个人才项目,示范培训乡土人才450名以上。结合州级科技特派员选派和激励农技人员创新创业行动开展,持续选派科技特派团、农技人员充实到产业一线服务,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讲解、示范服务等方式,帮助培养一批本土人才。高质量完成2025年全州基础性示范服务榜单1959个,创新性服务榜单235个。结合“双招双引”提升行动实施,扎实开展招才引智工作,用好用足重点产业人才“蓄水池”等政策,帮助县(市)和重点产业企业引进急需紧缺重点人才。
(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助推产业提质升级。坚持“以岗定培、以企定培、以产定培”理念,积极构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全面稳住我州6万人职业技能培训“基本盘”。紧盯“百千万”示范培训,强化资金、项目、资源整合,指导各县(市)紧盯重点产业延链扩能契机,持续实施“百千万”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同时,指导各县(市)围绕生猪、茶叶、蔬菜、水果、刺梨、中药材等农业产业链用工,开展面向脱贫劳动力为重点的实用技能培训。
(四)加强创业政策落实,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健全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融资、创业活动支持保障体系,为创业者提供多样化、全周期的创业服务。充分发挥创业平台的集聚优势和政策优势,引导外出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返乡创业,开展好创业跟踪服务,强化重点群体创业贴息小额贷款、创业补贴和场租补贴等扶持力度,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为各类创业群体提供优质的创业服务,以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环境吸引人、留住人,更好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持续扩大州内就业容量。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大创业就业帮扶政策的宣传力度,对涌现出的创业成功典型进行大力宣传,营造良好创业氛围,积极促进群众稳岗就业,进一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州乡土人力资源建设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黔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6月24日